目前,本刊被國內三大核心數(shù)據(jù)庫收錄,包括“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CSCD)來源期刊”,北大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文核心期刊)。此外,本刊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shù)據(jù)庫(CSTPCD)、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JFD)、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數(shù)據(jù)庫(JSTChina)以及美國《化學文摘》(CA)收錄。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19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顯示,本刊核心總被引頻次為2800,核心影響因子為1.283,在外科學綜合類期刊中排在第3位。2014年9月和2017年10月,本刊分別入選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第三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和“第四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即“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F5000)”項目來源期刊。創(chuàng)刊以來,本刊多次被評為江蘇省優(yōu)秀期刊。本刊學術質量及編輯出版質量等綜合評分在參評的自然科學類期刊中位居前列。
欄目包括但不限于:述評;臨床研究;實驗研究;臨床經驗;綜述;專家筆談;繼續(xù)教育;知識更新;病例報道;教訓及意外等
《臨床麻醉學雜志》為麻醉學專業(yè)學術期刊,讀者對象以麻醉學專業(yè)人員為主,報道內容為麻醉學領域的最新臨床研究成果和臨床經驗,以及對臨床麻醉有指導意義的基礎研究。本刊的辦刊宗旨:貫徹黨和國家的衛(wèi)生工作方針政策,反映我國麻醉學科臨床、科研工作的重要進展,促進國內外麻醉學的學術交流。本刊對從事臨床麻醉工作人員提高業(yè)務和技術水平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一、投稿內容:麻醉學、重癥醫(yī)學及疼痛醫(yī)學領域的臨床研究成果和臨床經驗;與麻醉學、重癥醫(yī)學及疼痛醫(yī)學密切相關的基礎醫(yī)學研究等。欄目包括但不限于:述評;臨床研究;實驗研究;臨床經驗;綜述;專家筆談;繼續(xù)教育;知識更新;病例報道;教訓及意外等。
二、撰稿要求
1. 文題:應能反映論文主題,力求簡單、明確,盡量不用簡稱或外文縮略語。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英文文題應與中文文題含義一致。
2. 作者及單位:作者姓名列于文題下方,一般不宜超過6位。作者均應具備的條件:(1)參與選題和設計,或參與資料的分析和解釋;(2)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3)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對該文進行學術答辯,并最終同意該文發(fā)表者。每一篇來稿均應有一位“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所有作者的單位、郵政編碼和通信作者及其Email均標注在首頁腳注中。
3. 摘要:論著文章須有中、英文摘要,內容必須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4個部分。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語??紤]篇幅的限制,中文摘要可簡略些(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則相對具體些(400個實詞左右)。英文摘要原則上與中文摘要對應,應包括英文文題(僅第一個字母大寫)、所有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姓全大寫,名字僅首字母大寫,雙字名中間加連字符)、第一作者單位名稱和科室、所在城市名及郵政編碼。
4. 關鍵詞:有摘要的論著文章須標引2~5個關鍵詞。中、英文關鍵詞應一致。請盡量使用美國國立醫(yī)學圖書館編輯的最新版《醫(yī)學主題詞表(MeSH)》中所列的詞,可通過http://www.ncbi.nlm.nih.gov/mesh 查詢。若MeSH中無相應的詞,可選用相關的主題詞組配,或采用相關主題詞的直接上位詞,或采用習用的自由詞并排列于最后。每個英文關鍵詞僅第一個字母大寫,各詞匯之間以“;”隔開。
5. 醫(yī)學名詞術語:醫(yī)學名詞應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尚未通過審定的醫(yī)學名詞,可選用最新版《醫(yī)學主題詞表(MeSH)》、《醫(y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中醫(yī)藥主題詞表》中的主題詞。無通用譯名的名詞術語在文內第1次出現(xiàn)時應注明原詞。中、西藥名以最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中國藥品通用名稱》為準,不應使用商品名。
名詞術語一般應用全稱。文中反復出現(xiàn)超過3次的較長術語可使用簡稱或縮略語。凡已被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可直接使用,如:DNA、RNA、SBP、DBP、MAP、HR、RR、SpO2、PaO2、PaCO2、PETCO2、VT、CVP、ASA、VAS等。
6. 圖表:圖表一般可隨文排,需先見文,后見圖表。圖的高度和寬度比應為5:7。若表格較寬(列數(shù)大于6),可另頁排于文后。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圖表均應有表題或圖題。圖表中的標注需用英文小寫字母順序標注。圖表注解應在圖表的下方,并以“注:”開頭。照片圖需使用原圖,一般不采用翻拍圖。
7. 計量單位和數(shù)字:本刊執(zhí)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單位》中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規(guī)定及其書寫規(guī)則,具體執(zhí)行可參照2001年中華醫(yī)學會雜志社編輯出版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yī)學上的應用》(第3版)。數(shù)字用法執(zhí)行GB/T 15835—2011《關于出版物上數(shù)字用法的規(guī)定》。壓力計量單位可用mm Hg或cm H2O。單位符號在1個組合單位符號中,斜線不應多于1條,如mg·kg-1·min-1。均值和標準差的寫法為:(48±6)kg,(2.5±0.3)mg,(8±10)%,均值和標準差的小數(shù)位數(shù)應一致。百分數(shù)的范圍,前一個百分號不能省略,例如“30%~45%”,不能寫作“30~45%”。但書寫單位相同的參數(shù)范圍時,僅需在后一個參數(shù)之后寫出單位符號,例如“50~75 kg”。一系列數(shù)值的計量單位相同時,僅在最末一個數(shù)字后面寫出單位符號,例如“7、8、9、12 mg/L”。描述面積或體積時,每個數(shù)字后需注明單位符號,例如“2 cm×6 cm×3 cm”。心率和呼吸頻率一律用“次/分”表示。表示時間的單位,文內敘述及圖表用英文小寫“s(秒),min(分),h(小時),d(天)”,但在描述第(每)×天、第(每)×小時、第(每)×分鐘時不可用英文。周、月和年(歲)一律用漢字表示。
8. 統(tǒng)計學處理:應指出所用的統(tǒng)計軟件名稱和版本。統(tǒng)計學描述和差異比較應根據(jù)不同的研究設計分別采用相應的方法,不應誤用。如隨機對照研究的計量資料組間比較應采用t檢驗或單因素方差分析;百分比(率)的比較應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統(tǒng)計學符號按GB/T 3358.1—2009《統(tǒng)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guī)定書寫,常用的有:(1)樣本的算術平均數(shù)用英文小寫 (中位數(shù)用M);(2)標準差用英文小寫s;(3)標準誤用英文小寫s
;(4)t檢驗用英文小寫t;(5)F檢驗用英文大寫F;(6)卡方檢驗用希文小寫χ2;(7)相關系數(shù)用英文小寫r;(8)自由度用希文小寫υ;(9)概率用英文大寫P。以上符號均用斜體。統(tǒng)計結果的描述請表述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或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9. 參考文獻:一般論著不超過10條,綜述不超過15條,且需引用最新文獻。凡未公開發(fā)表的文章、內部刊物及資料等不作參考文獻引用。文中引用的參考文獻用阿拉伯數(shù)字加方括號標注于作者或句末右上角。所有引用的參考文獻按出現(xiàn)順序排列。參考文獻中最多只列出前3位作者,其他以“等”(中文)、“et al”(英文)代替。中文期刊刊名使用全稱,外文期刊刊名應采用美國國立醫(yī)學圖書館編印的《Index Medicus》中的縮寫形式。
參考文獻著錄格式舉例:
[1] 吳新民,鄧小明,黃文起,等.七氟醚用于成人全身吸入麻醉的隨機、開放、多中心陽性對照臨床研究.臨床麻醉學雜志,2007,23(9):709-711.
[2] Blumenthal S, Borgeat A, Pasch T, et al. Ropivacaine decreases inflammation in experimental endotoxin-induced lung injury. Anesthesiology, 2006, 104(5):961-969.
[3] 羅愛倫.新型局部麻醉藥羅哌卡因//黃宇光,羅愛倫.麻醉學.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0:8-10.
[4] Roizn MF. Anesthetic implications of concurrent diseases//Miller RD, eds. Anesthesia. 5th ed. San Francisco: Harcourt Asia Churchill Livingstone, 2001:906-910.
三、投稿注意事項
1. 稿件內容應具有創(chuàng)新性、科學性和實用性,力求文理通順、語言精練,數(shù)據(jù)準確并做規(guī)范統(tǒng)計學處理。來稿需注意論文撰寫的基本要求。隨機對照研究可參考CONSORT指南,觀察性研究可參考STROBE指南,系統(tǒng)性回顧可參考PRISMA指南。
2. 論文涉及的課題若已取得有關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請在文檔首頁腳注中注明,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400001)”。若文中涉及專利技術,請注明專利號。投稿時,作者須將有關文件或影印件上傳至投稿系統(tǒng)。
3. 凡是以人為研究對象時,作者應在文中注明研究方案是否已獲相應倫理委員會的批準,以及試驗對象是否簽署知情同意書。如試驗方案已在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或其他類似機構注冊,請?zhí)峁┳蕴?,以備查詢?/p>
四、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并結合本刊具體情況,凡來稿在網上成功投稿后3個月內,仍在審閱中者,作者欲投他刊,請先與本刊聯(lián)系,切勿一稿兩投。一旦發(fā)現(xiàn)一稿兩投,將立即退稿;而一旦發(fā)現(xiàn)一稿兩用,本刊將作如下處理:(1)刊登撤銷該論文及該文系重復發(fā)表的聲明;(2)向作者所在單位和該領域內的其他期刊進行通報;(3)2年內拒絕發(fā)表以該文第一作者所撰寫的任何來稿。
五、作者須對來稿的真實性和科學性負責。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本刊有權對擬刊用稿件作文字修改和刪節(jié),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均征求作者同意。修改稿逾期2個月不回者,視為自動撤稿。
六、來稿被審定采用后,論文所有作者須親筆簽署《論文著作權轉讓書》,該文的專有使用權即歸《臨床麻醉學雜志》編輯部所有。編輯部有權以電子期刊、光盤版等其他方式出版該論文,未經《臨床麻醉學雜志》編輯部同意,該論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被轉載。
七、稿件擬刊出后,將通知作者支付論文版面費,該款由作者單位從課題基金、科研費或其他經費支付,論文刊出后由本刊編輯部開具發(fā)票供作者報銷之用。稿件刊出后酌付稿酬,并贈當期雜志2冊。